10月17日至19日,國家海洋技術中心動力環境實驗室針對天津大學海洋學院研制的浮標開展了試驗工作,對浮標模型在不同波況下的六自由度姿態與錨系受力情況進行了測量與分析,為該浮標后續完善和改進提供了試驗依據。試驗進展順利,達到了研發單位的預期目標,并獲得了研發單位的高度認可。
試驗中的浮標模型
試驗在中心海洋動力環境實驗室的多功能水池進行,利用多功能水池的造波功能,采用波高儀、非接觸式光學六自由度姿態測量系統和拉力傳感器進行試驗數據實時采集和分析。本次試驗,針對兩種不同材質、不同結構設計的浮標模型進行了試驗。在不同波高、不同周期的規則波和不規則波的作用下,利用非接觸光學六自由度姿態測量系統對浮標模型的橫搖、縱搖等姿態及橫蕩、縱蕩、升沉等運動軌跡進行了測量,同時,利用拉力傳感器對波浪作用下模型的錨系拉力進行了實時測量。相比傳統內置姿態測量系統,本次試驗采用的先進光學測量系統進行模型姿態測量,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特別是準確的獲得了模型的升沉運動數據,這些試驗數據為優化浮標的結構及水動力性能設計提供了依據。
本年度,動力環境實驗室已先后完成中科院廣州能源所、山東省科學院海洋儀器研究所、西北工業大學、中科院聲學所等多項試驗與測試工作,在海洋儀器設備研發和測試方面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隨著試驗與測試工作的深入開展,實驗室將在做好中心內及對外服務的基礎上,不斷積累試驗經驗、完善試驗環境及設施、提高試驗能力,特別是在試驗方法及相關標準方面爭取更大的突破。(戰略室)